https://china-cms.oss-accelerate.aliyuncs.com/abfa91ef1e3796a338e04785d3a1333c.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mfit,w_429,h_241/format,webp

痛風中藥研究新進展與脂肪肝中醫治療創新

痛風中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進展。傳統中醫認為痛風屬於「痹證」範疇,主要由於濕熱瘀阻、氣血不暢所致。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許多傳統用於治療痛風的中藥材具有明確的抗炎和降尿酸作用。例如,土茯苓、萆薢等藥材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夠抑制尿酸生成酶(xanthine oxidase)的活性,從而減少尿酸的產生。同時,威靈仙、秦艽等祛...

read
https://china-cms.oss-accelerate.aliyuncs.com/65d43eb8b0f756377d8afbf1b625cd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mfit,w_429,h_241/format,webp

中藥也有副作用?認識中藥的潛在風險

諮詢合格中醫師:切勿自行判斷病情或配藥。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的中醫師,都經過嚴格訓練,能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開立適當處方。自行購買成藥或聽信偏方,是導致中藥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之一。告知用藥史:無論是看中醫還是西醫,都應該完整告知目前正在使用的所有藥物,包括西藥、中藥和保健品。這能幫助醫師評估潛在的藥物交互作用。特別是...

read
https://china-cms.oss-accelerate.aliyuncs.com/87c8f8210f6b2d5bf1459d148cd831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mfit,w_429,h_241/format,webp

化療後免疫力提升:中醫調理的輔助作用

飲食藥膳是中醫調理化療後免疫力下降的重要輔助手段。選擇藥膳時,應根據個人體質和需求來決定。例如,氣虛的患者可以多吃紅棗、山藥、黃耆等補氣食材;血虛的患者則可以多吃當歸、阿膠、黑芝麻等補血食材。此外,還應注意飲食的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紅棗雞湯和枸杞粥是化療後常見的藥膳。紅棗雞湯能補氣養血,適合氣血兩...

read
https://china-cms.oss-accelerate.aliyuncs.com/796ac6e3d60dda2b7ee92c5472c60fa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mfit,w_429,h_241/format,webp

吞嚥痛難耐?中醫角度看吞嚥痛的成因與調理

適合陰虛型咽喉不適桔梗甘草茶: 材料:桔梗6g、生甘草3g、膨大海2枚 做法: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清熱利咽,緩解急性咽痛香港衛生署中醫藥事務部調查顯示,持續進行3個月穴位按摩配合食療,可使吞嚥痛復發率降低65%。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應注意咽喉保養,發現症狀及時就診,避免久病入絡形成頑疾。

read
https://china-cms.oss-accelerate.aliyuncs.com/d86c11d65931a4d1203874da672a7dc9.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mfit,w_429,h_241/format,webp

喉嚨異物感吞不下?別慌!中醫教你辨證調理,擺脫不適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統計顯示,約有15%的都市人曾出現不同程度的喉嚨異物感,其中女性比例較高,這與女性更容易受情緒影響有關。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症狀雖然不會立即危及生命,但若長期不處理,可能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導致其他身心問題。這類患者多因長期情緒壓抑、壓力過大導致。主要表現為喉嚨異物感時輕時重,與情緒波動明顯相關,常伴...

read

中醫刮痧DIY:圖解教學,教你輕鬆舒緩肩頸、腰背痠痛

每次刮痧時間建議控制在10-15分鐘,每週1-2次為宜。過度刮痧可能導致皮膚敏感或損傷。根據香港中醫學會的建議,刮痧後應休息30分鐘,避免立即洗澡或吹風。腰背痠痛常見的穴位包括腎俞穴、大腸俞穴和命門穴。腎俞穴位於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大腸俞穴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命門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這些穴位能...

read

針灸治療重症肌無力:穴位選擇與操作技巧

能夠調節免疫系統,減輕自體免疫反應對神經肌肉接頭的攻擊。研究表明,針灸可以促進乙酰膽鹼受體的再生,從而改善神經肌肉傳導功能。此外,針灸還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提供更多營養物質給受損的肌肉組織,加速修復過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數據顯示,約有65%的重症肌無力患者在接受針灸治療後,肌肉無力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read

尋找中醫婦科聖手:女性健康的守護者

陳女士,35歲,長期受月經不調困擾,西醫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經朋友推薦,她找到一位「中醫婦科聖手」。醫師通過詳細問診和舌脈診斷,判斷為「肝鬱氣滯」,並開具疏肝解鬱的中藥方劑。經過三個月的調理,陳女士的月經周期恢復正常,整體精神狀態也大幅改善。這個案例說明,專業的中醫婦科醫師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而非僅緩解症狀。女性健康是家...

read

中醫調理月經失調:溫和有效,改善體質

飲食調理是中醫治療月經失調的重要輔助手段。正確的飲食選擇可以增強藥效,加速康復;而不當的飲食則可能抵消藥效,甚至加重症狀。中醫根據不同體質類型,給出了相應的飲食建議。對於氣血虛弱型的患者,應多吃溫補氣血的食物,如紅棗、桂圓、山藥、瘦肉等。腎虛型患者可適當食用黑芝麻、核桃、枸杞等補腎食材。這些食物不僅能輔助藥物治療,還能...

read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優勢互補,效果更佳

在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後,不僅血糖穩定,血壓也得到控制。李女士表示,中西醫結合治療讓她感覺「整個人輕鬆多了」,生活品質大幅提升。若您想嘗試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首先應尋找有中西醫結合經驗的醫師。香港有多家醫院和診所提供這類服務,例如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附屬醫院。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查詢:其次,與醫師充分溝通非常重要。了解...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