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
- 健康萬福
- 2025-07-01
- 5

一、 什麼是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
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 CAC)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影像檢查技術,透過ct電腦掃描測量冠狀動脈中的鈣化沉積量。這些鈣化沉積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標誌,能夠反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程度。鈣化積分的計算方式基於CT影像中鈣化斑塊的面積與密度,通常以Agatston分數表示。分數越高,代表冠狀動脈中的鈣化程度越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1.1 鈣化積分的計算方式
鈣化積分的計算主要依賴CT心臟掃描的影像數據。在掃描過程中,CT設備會捕捉冠狀動脈的橫斷面影像,並識別其中的鈣化斑塊。計算公式結合了鈣化斑塊的面積(mm²)與密度(Hounsfield單位,HU),具體如下: ct 心臟掃描
- 密度≥130 HU的區域被視為鈣化斑塊
- 積分=面積×密度系數(1-4,根據HU值分級)
例如,一個面積為10 mm²、密度系數為3的斑塊,其積分為30。最終的鈣化積分是所有冠狀動脈鈣化斑塊的總和。
1.2 鈣化積分與動脈硬化的關係
鈣化積分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動脈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礎,而鈣化斑塊則是硬化過程中的晚期表現。研究顯示,鈣化積分越高,冠狀動脈狹窄的可能性越大。根據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的數據,鈣化積分≥400的人群中,約70%存在顯著的冠狀動脈狹窄(>50%)。因此,鈣化積分被視為預測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標。
二、 為什麼要做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
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的主要目的是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對於無症狀但具有多重風險因子的族群。以下是其重要性:
2.1 早期發現心血管疾病風險
許多心血管疾病在早期階段並無明顯症狀,但鈣化積分能夠在症狀出現前發現動脈硬化的跡象。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約40%的心肌梗塞患者首次發病即為致命事件。透過ct檢查,高風險族群可以及早介入治療,避免悲劇發生。
2.2 指導生活方式調整與藥物治療
鈣化積分的結果可以幫助醫生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例如:
- 積分0-100:建議改善生活方式,如戒菸、運動
- 積分101-400:可能需要藥物治療(如他汀類藥物)
- 積分>400:需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血運重建手術
2.3 無症狀族群的篩檢
對於中年以上、有家族史或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無症狀者,CT電腦掃描鈣化積分是有效的篩查工具。香港大學的研究指出,在50-70歲的無症狀人群中,約15%的鈣化積分>100,這部分人群的10年心血管事件風險顯著升高。
三、 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的流程與準備
3.1 檢查前的注意事項
進行CT心臟掃描前需注意以下事項:
- 檢查前4小時禁食
- 避免攝取咖啡因或刺激性飲料
- 穿著寬鬆衣物,移除金屬物品
- 告知醫生是否有懷孕或甲狀腺問題
3.2 檢查過程說明
CT檢查過程約10-15分鐘:
- 平躺於檢查台,連接心電圖監測
- CT機環繞胸部掃描,需短暫屏氣
- 無需注射顯影劑,無創無痛
3.3 無需注射顯影劑
與CT血管造影不同,鈣化積分掃描不需顯影劑,避免了過敏或腎功能損傷的風險。這使其成為安全性更高的篩查工具。
四、 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的結果解讀
4.1 鈣化積分的風險分級
鈣化積分的風險分級如下表:
| 積分範圍 | 風險等級 | 10年心血管事件風險 |
|---|---|---|
| 0 | 極低 | <5% |
| 1-100 | 低 | 5-10% |
| 101-400 | 中 | 10-20% |
| >400 | 高 | >20% |
4.2 鈣化積分與年齡、性別的關係
鈣化積分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男性普遍高於女性。香港數據顯示:
- 50歲男性:平均積分約50
- 50歲女性:平均積分約20
4.3 鈣化積分為零的意義
積分為零表示目前無明顯冠狀動脈鈣化,10年心血管事件風險低於5%。但需注意,約5%的急性冠心症患者鈣化積分為零(通常為非鈣化斑塊破裂所致)。
五、 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的限制與注意事項
5.1 鈣化積分無法完全預測心血管事件
鈣化積分主要反映慢性動脈硬化,但急性事件常由非鈣化斑塊破裂引發。因此,低積分者仍需警惕。
5.2 鈣化積分高不代表一定需要手術
即使積分>400,也需結合症狀、壓力測試等評估手術必要性。多數情況下以藥物治療為首選。
5.3 需要綜合評估其他風險因子
應結合血脂、血糖、血壓、吸煙史等全面評估風險。例如,糖尿病患者即使積分低,風險仍可能升高。
六、 如何降低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
6.1 健康飲食
建議地中海飲食:
- 多攝取蔬果、全穀類、橄欖油
- 限制紅肉、飽和脂肪
6.2 適度運動
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可減緩動脈硬化進展。
6.3 控制血壓、血脂、血糖
三高控制目標:
- 血壓<130/80 mmHg
- LDL<1.8 mmol/L(高風險者)
- 糖化血紅蛋白<7%
6.4 戒菸
吸煙者戒菸1年後,心血管風險可降低50%。
七、 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的費用與建議檢查頻率
香港私營機構的CT心臟掃描鈣化積分檢查費用約HKD 3,000-5,000。建議檢查頻率:
- 積分0:每5年複查
- 積分1-100:每2-3年複查
- 積分>100:每年複查
需注意的是,過度頻繁的CT檢查可能增加輻射暴露風險,應遵醫囑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