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無障礙改造:復康用品打造安全舒適的家
- 健康萬福
- 2025-07-10
- 2

居家無障礙改造的重要性及對行動不便者的幫助
隨著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居家無障礙改造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香港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已超過150萬,佔總人口約20%。其中約有30萬長者需要不同程度的行動輔助。無障礙環境不僅能提升行動不便者的生活品質,更能有效預防意外發生,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一個經過妥善規劃的無障礙居家環境,可以讓行動不便者維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有著極大幫助。許多研究指出,居住在無障礙環境中的長者,其跌倒風險可降低達40%。而跌倒正是導致長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因此產生的醫療開支相當可觀。
除了長者外,無障礙改造對殘疾人士、暫時性行動不便者(如手術後恢復期)同樣重要。一個安全、便利的居家環境,能讓這些族群保持獨立生活的能力,避免過早入住安老院舍,這不僅符合人性化照顧理念,長遠來看更能節省社會資源。
無障礙改造的重點
動線規劃:確保通道寬敞、平坦,避免障礙物
良好的動線規劃是無障礙改造的首要任務。理想的無障礙通道應保持至少90公分寬度,方便輪椅使用者自如通行。轉角處應預留足夠空間,建議保持120公分以上的迴轉半徑。所有通道應保持平坦,避免高低差,若無法避免,則應設置斜坡過渡。
常見需要特別注意的動線包括:大門至主要生活區域的路徑、臥室至浴室的通道、廚房工作三角區等。這些區域應徹底清除地毯、門檻、雜物等潛在障礙。門的設計也需考量,推拉門比傳統平開門更適合無障礙環境,若使用平開門,應確保開啟後不會阻礙通道。
地板防滑:使用防滑地磚、防滑墊
地板防滑是預防跌倒的關鍵。香港住宅常見的拋光磚、大理石等材質在潮濕時極易打滑,應考慮更換為防滑係數(R值)達R10以上的專用地磚。若無法全面更換,可在潮濕區域如浴室、廚房鋪設防滑墊。
選擇防滑產品時應注意:浴室適合使用PVC材質的整體防滑墊,吸盤式設計能牢固固定;廚房則可選用矽膠防滑墊,易清潔且耐高溫;走廊等乾區可使用背面有防滑膠點的款式。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顯示,優質防滑墊可減少70%以上的滑倒風險。
照明充足:增加照明設備,減少跌倒風險
充足的照明對視力退化的長者尤其重要。建議居家照度維持在300-500 lux之間,重點區域如樓梯、浴室應達500 lux以上。除了主照明外,應增設輔助光源:床邊設置夜燈、走廊安裝感應式照明、樓梯踏步加裝LED燈帶。
照明設計還需注意:避免強烈眩光,可選用漫射型燈具;開關位置應在容易觸及的高度(約90-120公分);考慮使用智能照明系統,實現語音控制或自動調節。根據香港房屋署研究,改善照明可減少約35%的夜間跌倒事故。
復康用品在無障礙改造中的應用
扶手:安裝於廁所、浴室、走廊等處
扶手是最基礎也最有效的復康用品之一。優質扶手應具備:直徑3-4.5公分的圓管設計,方便握持;表面防滑處理;承重至少100公斤。常見安裝位置包括:馬桶兩側(距地面75公分)、淋浴區(垂直與水平各一)、浴缸內外側、走廊牆面等。
香港多家復康用品專賣店提供專業扶手安裝服務,如「保康行」就擁有認證安裝團隊。選擇扶手時應考慮使用者實際需求:長者可選用對比色扶手(如黃色),方便辨識;肌肉無力者適合L型扶手,提供多角度支撐。
斜坡板:方便輪椅進出門檻
門檻是輪椅使用者的主要障礙之一。對於5公分以下的高低差,可使用橡膠或鋁合金斜坡板過渡。香港常見的斜坡板類型包括:固定式(用螺絲永久安裝)、可攜式(輕量設計方便攜帶)、可折疊式(節省儲存空間)。
選購斜坡板需注意:斜坡坡度不應超過1:12(即每升高1公分需12公分長度);表面須有防滑紋路;邊緣應有防滑落設計。部分復康用品公司如「樂家輔具」提供客製化斜坡板服務,能完美契合各種門檻尺寸。
升降設備:電梯、升降椅,方便上下樓
對於多層住宅,升降設備是實現無障礙的關鍵。常見選擇包括:樓梯升降椅(適合現有樓梯加裝)、家用電梯(需足夠空間)、平台式升降機(戶外使用)。香港政府「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可資助部分升降設備安裝費用,最高達4萬港元。
安裝升降設備前應諮詢專業復康用品公司,評估住宅結構是否適合。例如「安健復康」提供免費上門評估,根據樓梯轉角、電源位置等實際情況推薦最合適的產品。使用升降設備需定期保養,確保安全運作。
不同空間的無障礙改造建議
客廳:移除障礙物、調整傢俱擺放
客廳改造重點在於創造開闊、安全的活動空間。建議:移除不必要的茶几、地毯;沙發選擇較硬挺、高度約45公分的款式,方便起身;電視櫃避免玻璃等易碎材質;保留至少120公分寬的主要通道。若空間允許,可設置一個輪椅轉換區,方便從輪椅移動到座椅。
智能家居設備能大幅提升便利性:聲控燈光、窗簾、電視等,減少走動需求;緊急呼叫按鈕安裝在觸手可及處;電話選擇大按鍵款式。香港社署的「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可為合資格長者提供部分智能設備資助。
臥室:使用床邊護欄、調整床的高度
臥室改造以安全起床為核心。床的高度應與輪椅座位相近(約45-50公分),可使用可調式床架或床腳增高器達成。床邊應設置護欄,高度約15-20公分,防止睡眠中跌落。床頭安裝扶手,協助起身;床尾保留至少90公分空間,方便輪椅接近。
衣櫃改造建議:改用滑門設計;降低掛衣桿高度(約120公分);抽屜安裝省力滑軌;內部加裝LED照明。香港房屋協會的「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中,所有臥室均採用這些無障礙設計,值得參考。
浴室:安裝扶手、使用沐浴椅
浴室是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改造需格外謹慎。除前述扶手外,還應:使用防爆玻璃淋浴屏取代浴簾;地面做泄水坡設計,避免積水;選用恆溫水龍頭,防止燙傷;馬桶建議改用電動升降款式。沐浴椅應選擇高度可調、帶靠背的款式,底部有防滑腳墊。
香港許多復康用品專賣店提供「無障礙浴室評估」服務,如「康暉器材」會根據使用者身高、行動能力推薦最適合的產品組合。若空間允許,乾濕分離設計能進一步提升安全性。
廚房:調整檯面高度、使用易於操作的廚具
廚房改造目標是讓行動不便者能安全準備餐點。主要調整包括:降低部分工作檯面高度(約75公分),方便坐著操作;爐灶改用前端控制款式,避免跨越火源;水龍頭改為感應式或槓桿式;櫥櫃安裝下拉式收納架。
廚具選擇要點:輕量化鍋具(不超過1.5公斤);電動開罐器;防滑砧板(帶吸盤固定);大握把刀具。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友善食住」計劃提供廚房無障礙改造示範,值得民眾參考。
尋求專業協助
諮詢無障礙設計師、復康用品公司
居家無障礙改造涉及專業知識,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香港有多家提供無障礙評估服務的復康用品公司,如「維康醫療」會派認證治療師上門,根據使用者身體狀況、住宅格局提出個性化建議。無障礙設計師則能提供更全面的空間規劃,包括結構改動建議。
選擇服務商時應注意:是否具備相關認證(如香港復康會推薦商戶);能否提供產品試用;有無完善的售後服務。部分公司如「護家專業」還提供改造後的跟進評估,確保方案真正符合使用者需求。
申請政府補助,減輕經濟負擔
香港政府提供多項無障礙改造資助計劃,包括:社會福利署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勞工及福利局的「殘疾人士購置輔助器具資助計劃」、房屋署的「家居改善計劃」等。補助金額從數千至數萬港元不等,可用於購買復康用品或進行工程改造。
申請補助需準備:醫生證明、報價單、住宅證明等文件。部分復康用品公司如「福康醫療」提供免費申請輔導,協助準備所需文件。此外,某些慈善機構如東華三院也有相關資助計劃,可多方查詢。
透過居家無障礙改造,打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居家無障礙改造不僅是硬體調整,更是對生活品質的投資。一個經過妥善規劃的無障礙環境,能讓行動不便者維持尊嚴與獨立性,同時減輕照顧者壓力。從動線規劃到復康用品選擇,每個細節都影響著使用者的安全與便利。
香港作為高齡化社會,無障礙環境的需求只會持續增加。幸運的是,現有資源已相當豐富,從專業的復康用品公司到政府補助計劃,都能協助民眾逐步實現居家無障礙。重要的是及早規劃,根據個人需求分階段實施,最終打造出真正安全、舒適的無障礙之家。
無論是選擇復康用品專賣店的產品,還是申請政府補助,都應以使用者實際需求為出發點。記住,無障礙改造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的解決方案。透過專業評估與個人化調整,每個家庭都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無障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