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申請入息超標?教你幾個合法「減肥」妙招!
- 四海經濟
- 2025-07-26
- 2

點明公屋申請入息超標的普遍性及重要性
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公屋一直是許多低收入家庭的重要居住選擇。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提高,不少申請者發現自己的收入剛好超過公屋申請入息限額,導致申請資格被取消。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2023年的數據,約有15%的公屋申請者因入息超標而被拒。這不僅影響了家庭的居住安排,也可能導致他們陷入更大的經濟壓力。因此,了解如何合法調整收入以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入息要求,成為許多人的迫切需求。
釐清哪些收入會被計算
公屋申請入息的計算範圍相當廣泛,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類:
- 薪金、工資、津貼及佣金
- 自僱人士的業務收益
- 退休金、長俸及定期支付的贍養費
- 投資收入(如股息、利息等)
- 租金收入(如出租物業)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收入可能被豁免計算,例如:
- 傷殘津貼
- 學生助學金
- 一次性獎金或補償金
了解扣除項目(例如強積金供款)
在計算公屋申請資格入息時,部分支出是可以從總收入中扣除的。最常見的扣除項目包括:
| 扣除項目 | 最高扣除額 | 備註 |
|---|---|---|
| 強積金供款 | 每月1,500港元 | 需提供供款證明 |
| 個人進修開支 | 每年10,000港元 | 需與職業相關 |
| 醫療保險保費 | 每年8,000港元 | 需為認可產品 |
增加強積金供款額:上限是多少?如何申請?
強積金供款是最直接的收入調整方式。根據現行規定,僱員可自願增加供款額至每月1,500港元。這意味著如果你的月薪是20,000港元,增加供款後,計算公屋申請入息的收入將降至18,500港元。申請程序相當簡單:
- 向僱主或強積金受託人提交自願供款申請表
- 選擇供款金額(不超過1,500港元/月)
- 保留供款記錄作為證明文件
申請扣稅項目:醫療、進修等扣稅項目詳解
除了強積金外,其他可扣稅項目也能有效降低計算收入。以醫療保險為例,購買合資格的自願醫保計劃,每年最高可扣除8,000港元。進修方面,參加與職業相關的課程,每年最多可扣除10,000港元。這些扣除不僅能幫助你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入息要求,還能節省稅款,一舉兩得。
調整投資組合:低風險、低回報的投資選擇
如果你有投資收入,可以考慮將高收益投資轉為低風險選項,如:
- 政府債券
- 定期存款
- 儲蓄保險
這些投資雖然回報較低,但能減少計算公屋申請入息時的投資收入,同時保持資金安全。
暫緩非必要收入:例如獎金、加班費等
在申請公屋期間,可以與僱主協商暫緩領取某些非必要收入,如:
- 自願性獎金
- 非必要的加班費
- 非固定津貼
這些收入可以在成功申請公屋後再領取,避免影響當前的公屋申請資格入息評估。
切勿虛報資料:後果嚴重性
雖然調整收入是合法的,但絕對不能虛報資料。根據《房屋條例》,虛報公屋申請入息可能面臨:
- 最高罰款50,000港元
- 監禁6個月
- 取消公屋申請資格
- 列入黑名單,影響未來申請
諮詢專業人士意見:會計師、律師等
在進行任何收入調整前,建議諮詢專業人士,如:
- 會計師:協助規劃稅務及收入安排
- 律師:了解法律風險
- 財務顧問:提供投資建議
這些專業人士能幫助你在合法範圍內最大化調整公屋申請入息的空間。 公屋申请入息
體恤安置
如果因特殊情況無法通過常規途徑申請公屋,可以考慮體恤安置。適用情況包括:
- 居住環境極度惡劣
- 家庭成員有嚴重健康問題
- 遭受家暴或其他緊急情況
這類申請不受常規公屋申請資格入息限制,但需提供充分證明。
長者優先配屋計劃
年滿58歲的申請者可透過「長者優先配屋計劃」加快獲配公屋。此計劃的特點包括:
- 入息限額較寬鬆
- 輪候時間較短(平均約2年)
- 可選擇適合長者的單位類型
合法規劃財務,增加申請公屋的機會
總的來說,面對公屋申請入息超標的問題,與其放棄申請,不如採取合法方式調整財務狀況。透過增加強積金供款、善用扣稅項目、調整投資組合等方法,許多家庭都能成功將收入控制在限額內。同時,也要了解其他申請途徑,如體恤安置和長者優先配屋計劃。最重要的是,所有調整都必須在合法範圍內進行,並諮詢專業人士意見,才能確保順利申請公屋,改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