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腫塊怎麼辦?乳房外科醫生教你正確應對

乳房外科,乳房超聲波掃描,乳腺炎

乳房腫塊的種類與成因

乳房腫塊是許多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其種類與成因多樣,大致可分為良性腫塊、惡性腫塊以及其他類型。良性腫塊中最常見的包括纖維囊腫、纖維腺瘤和囊腫。纖維囊腫通常與荷爾蒙變化有關,常見於月經週期中,觸感柔軟且可能伴隨疼痛。纖維腺瘤則是年輕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觸感較硬且邊界清晰,活動性佳。囊腫則是充滿液體的囊袋,通常無需治療,但若過大或造成不適,可考慮抽吸。

惡性腫塊中最令人擔憂的莫過於乳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新增病例超過4,000宗。乳癌腫塊通常觸感堅硬、邊界不清,且可能伴隨皮膚凹陷或乳頭分泌物。其他成因還包括感染或發炎,例如乳腺炎,這在哺乳期婦女中較為常見,症狀包括紅腫、熱痛及發燒。

了解乳房腫塊的種類與成因,有助於早期發現與治療。若發現異常,應盡快就醫,尤其是當腫塊伴隨皮膚變化或乳頭分泌物時,更應提高警覺。

乳房腫塊的自我檢查方法

自我檢查是早期發現乳房腫塊的重要方法之一。建議女性每月月經結束後進行一次自我檢查,因為此時乳房較為柔軟,容易觸摸到異常。檢查時可分為兩個步驟:觀察外觀與觸摸。

觀察外觀時,可站在鏡子前,雙手自然下垂,檢查乳房大小、形狀是否對稱,皮膚是否有凹陷、皺褶或橘皮樣變化,乳頭是否有異常分泌物或內陷。接著,舉起雙手,再次觀察上述變化。

觸摸時,可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以畫圈的方式按壓乳房,從外側向內側逐步檢查,確保涵蓋整個乳房及腋下區域。注意腫塊的硬度、活動度以及是否伴隨疼痛感。若發現硬塊、固定不動或無痛性腫塊,應盡快就醫。

自我檢查雖不能取代專業醫療檢查,但能幫助女性熟悉自己的乳房狀態,及早發現異常。

乳房外科醫生的檢查與診斷

當發現乳房腫塊時,乳房外科醫生會進行一系列檢查以確定腫塊性質。首先,醫生會詳細詢問病史,包括腫塊發現時間、是否伴隨疼痛、家族病史等。接著進行乳房觸診,評估腫塊的大小、形狀、硬度及活動度。

影像學檢查是診斷的重要工具,常見的包括乳房超聲波掃描、乳房攝影( mammogram )和磁力共振( MRI )。乳房超聲波掃描適合年輕女性或乳房組織較緻密者,能清晰顯示腫塊的結構與性質。乳房攝影則多用於40歲以上女性,能檢測微小的鈣化點,有助於早期發現乳癌。MRI則用於高風險族群或進一步評估。

若影像學檢查發現可疑腫塊,醫生可能會建議切片檢查,以確認腫塊性質。切片方式包括細針抽吸、粗針切片或手術切片,根據腫塊特性選擇合適的方法。這些檢查能幫助醫生制定最適合的治療計劃。

乳房腫塊的治療方式

乳房腫塊的治療方式取決於腫塊的性質。良性腫塊通常無需積極治療,醫生可能會建議定期追蹤觀察。若腫塊造成不適或影響生活品質,可考慮藥物治療或手術切除。例如,纖維囊腫可透過止痛藥或荷爾蒙藥物緩解症狀;纖維腺瘤若持續增大,則可考慮手術切除。

惡性腫塊(乳癌)的治療則較為複雜,需根據腫瘤大小、分期及患者狀況制定個人化治療計劃。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

  • 手術:包括乳房保留手術或全乳切除術,必要時會合併淋巴結清除。
  • 化學治療:利用藥物殺死癌細胞,常用於術前或術後輔助治療。
  • 放射治療:透過高能量射線破壞癌細胞,多用於手術後減少復發風險。
  • 荷爾蒙治療:適用於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透過抑制荷爾蒙作用阻止癌細胞生長。
  • 標靶治療: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癌細胞進行精準打擊,副作用較少。

治療過程中,醫生會與患者充分溝通,確保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乳房腫塊的預防與早期發現

預防乳房腫塊的關鍵在於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與定期檢查。以下是一些實用建議:

  • 均衡飲食:多攝取蔬果、全穀類及優質蛋白質,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
  •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與荷爾蒙平衡。
  • 限制酒精:過量飲酒會增加乳癌風險,建議女性每日不超過一杯。
  • 避免吸菸:吸菸與多種癌症相關,包括乳癌。

早期發現則需依靠定期檢查。除了每月自我檢查外,建議:

  • 20-39歲女性:每1-3年進行一次臨床乳房檢查。
  • 40歲以上女性:每年進行一次乳房攝影檢查,必要時搭配乳房超聲波掃描。
  • 高風險族群(如有家族病史):可能需更頻繁的檢查或MRI掃描。

乳腺炎等感染性問題則可透過保持乳房清潔、正確哺乳方式及及時治療感染來預防。若有任何異常,應盡快就醫,切勿拖延。